13907976620
随笔
当前位置:首页>>个人随笔>>随笔
拔鹅毛的艺术够绝---胡敦麟
作者:胡敦麟   时间:2015-10-31 16:42:06  来源:未知   浏览 :624次
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一颗石子,投石问路,看看湖面上泛起的涟漪掀起的浪花是否会波涛汹涌,这是政策设计者试探民间反应的惯用手法。 

 日前,国务院发布文件,要求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的税务负担,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。文件刚一发布,媒体对税收政策的不同解读引发轩然大波,一浪胜似一浪。 
       有观点认为,将年收入12万元作为高收入群体加税,有可能将会不期而至。 
       年收入12万元被高收入,在现实生活中究竟能干些什么? 
       2015年,北京、深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8万多元,上海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7万多元。按照统计数据,北上深一线城市白领的年薪大约在15万至20万元。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,月入一万余元与动辄千万的房价相比,只能是蜗居、苦逼、屌丝的生活状态,杯水车薪,登不上大雅之堂,根本不好意思拿上台面显摆。除去每月3000元左右的房租,再刨去必不可少的交通费,通讯费,伙食费等等,每月几乎是月光。一个月的工资买不起半平米的房子,100年才能购买一套房屋,年入12万元,在一线城市刚刚可以活命,哪里有多余的积蓄拿来炫耀? 
       年收入12万至20万元,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,离人上人的生活相距甚远,自然不能算高收入群体。没有出类拔萃的才艺,没有慧眼识人的恩师,没有独孤求败的秘笈,想要出人头地,一鸣惊人,简直比登天还难。 
       年收入12万元被高收入的群体,看似风光,其实活得并不轻松。 
      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,中国的中产阶层人数已经达到2亿,高速的经济增长,剧烈的社会变迁,凸显的文化差异,冲突的价值观念,在使中产阶层充分享受前所未有的物质生活所带来的愉悦时,也因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、生活成本的持续上升、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、社会经济的风险凸显而深深的困惑、矛盾、焦虑和不安。 
       今年以来,北上广深房价的一路暴涨,海外购房者的大举入市,海外移民潮的不断升温,均预示着中产富裕阶层对未来的极度恐慌。中产阶层普遍存在着压力感和焦虑的情绪,不稳定的收入来源及相互攀比的心态,使中产阶层在购房、教育、养老和医疗问题上更加忧心忡忡,“逃离北上广”还是“逃回北上广”成为一年又一年没有标准答案的话题。 
       为了维系体面的生活和相对稳定的收入,中产阶层基本上都是“30岁的身体60岁的颈椎”,“40岁的生命70岁的心脏”,披星戴月,早出晚归,极度透支自己的身体,仅仅为了自身财富的积累、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别人眼中的优秀。尔虞我诈的职场游戏、行尸走肉的人生状态、醉生梦死的工作场景,导致灵魂无处安放,夜晚漂泊游荡,只得在歌厅、酒吧寻求无聊的精神慰藉。 
       看似有钱,实为穷光蛋的年收入12万元遭致许多人的调侃和吐槽。真正的有钱人早已移民或随时可以移居国外,加税与其无关,“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”的心态恰恰反映中产阶层的无奈。 
       媒体对民间解读迅速作出反应,表示按照月入一万元的标准自行申报纳税,从2006年就已开始。到目前为止,国家并没有出台关于年入12万元属于高收入群体的文件,12万元并不是高收入的分水岭。我国地大物博,经济发展极不平衡,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增速明显放缓,世界各国资本市场加剧动荡,用年收入12万元作为划分是否高收入的标准并不科学。因而认为部分媒体炒作年收入12万元需要加税是对国务院文件的误读和曲解,纯属谣言,不足为信。 
       但媒体一窝蜂地竞相误读,并非空穴来风。 
       在让一部分人先行富裕起来之后,如何带动后来者共同富裕是执政者考虑发挥税收调节功能的初衷。 
       在十八世纪的法国,一位财政大臣形象地将税收比喻为“拔鹅毛”。他说,鹅毛是肯定要被拔的。拔鹅毛的高超技术在于既要拔鹅毛,又不要让鹅叫唤。即使要叫唤,也不要大吵大闹地喊冤叫屈。 
       2015年8月10日,《人民日报》在为房地产税摇旗呐喊时谈到:房地产税作为未来地方的重要税种,在调节财富分配,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方面有重要作用,能降低大多数人的纳税痛苦。税收是一种拔鹅毛的艺术,鹅毛肯定要拔,高水平的表现是:既把鹅毛拔下来,又不让鹅叫唤,或者少叫唤。 
       结合国务院关于“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”的精神,媒体作出各种解读,为命请命,奔走呼号,自然在情理之中。 
       中产是一个国家的中坚力量,一个国家社会的稳定需要中产阶层队伍的持续扩大。藏富于民是国家富强、民族兴旺的重要标志。我们需要的不是金字塔式的中产结构,而是橄榄式的中产阶层。中产阶层应当相对富足,衣食无忧,有着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,有着较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文化素养,阳光明媚,精神富足。 
     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,我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成就,靠着人口红利和政策先机,先行富裕了一大批人。但客观地说,很多先行富裕者暴发户居多,并不具有绅士阶层的素养,更不具有富裕阶层为国分忧的远大目光。中产阶层的培养需要时间和土壤。目前中国的中产阶层生活压力太大,焦虑感太重,纯属以命换钱。过分压榨中产阶层的空间,无疑不利于中产阶层的扩大。 
       对年收入12万元以上者加税,则无异于杀鸡取卵,劫贫济富。 
       年收入12万元,在一个小城市生活和在深圳生活,在生活成本上纯属天壤之别。考虑到房价等特殊因素,“一刀切”将极大地伤害中产阶层,影响中产阶层的消费购买力,不但无法缓解贫富不均,反而加剧了贫富分化,对社会稳定不利。 
       对于王健林等资本大佬而言,收入一个亿是小目标,几个小时即可轻松搞定,但对于99.99%的普通百姓而言,面对住房、医疗、养老、教育四座大山,呕心沥血也不一定能够实现。谁不会制定小目标?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图画。纸上谈兵太容易,但落到实处就需要天时、地利、人和等诸多因素。 
       个税的出发点是调节高收入人群。什么是高收入人群?居者有别墅,出者是宝马,吃者是燕窝,戴着劳力土,挎着LV包,夜夜笙歌,乐不思蜀,左拥右抱,金钱如粪土,花钱似流水,对这样的土豪和富绅多征一点个税,于国于民于社会皆大欢喜。 
       劫贫济富与改革的初衷相悖。倘若真的要在个人所得税上作文章,也应当区分地域,来不得一刀切。符合国家长远利益、切合实际的政策才能得到民众的衷心拥护和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。 
       说一句题外话,与其在每个人的月收入上动脑筋,不如在每个人的房屋上作文章。不动产登记局已经成立并联网,每个人、每个家庭的房产登记一览无余,了如指掌,开通房产税,遗产税,让富人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无处逃遁,让绝大部分中国人有尊严的活着,才是符合社会大众根本利益的王者之道。 
       鹅毛要拔,但什么时候拔,并被拔得欢快,即便鲜血淋漓,不住呻吟,却无法引颈高歌,自怜自艾,这才是工匠的技艺。

医疗纠纷咨询热线:13907976620
办公电话:0797-5556650 地址:赣州市章贡区兴国路63号创业家园4-6栋二楼写字楼
你是第 1586541 访客
QQ咨询